核心提示:中國-東盟自貿區建立1年以來,98%的醫藥關稅降為零,觸發我國出口 東盟醫保商品增速驚人。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(以下簡稱醫保商會)統 計數據顯示,自2010年1月1日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實施后,全年我國對東盟醫保商 品出口共計268萬噸,出口金額達35.8億美元。
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國際經貿環境中,堅持奉行破除貿易壁壘的東盟市場 卻意外地逆勢成長,自成一股帶動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。
中國-東盟自貿區建立1年以來,98%的醫藥關稅降為零,觸發我國出口東盟醫保商 品增速驚人。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(以下簡稱醫保商會)統計數據顯示 ,自2010年1月1日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實施后,全年我國對東盟醫保商品出口共計 268萬噸,出口金額達35.8億美元。
"東盟各國目前均在加大醫療衛生領域的投資,藥品支出日益增加,東盟前六大 醫藥市場規模約130億美元,且正以年均10%以上的增幅快速成長。"醫保商會西 藥部郭曉丹向記者指出,受人口不斷增長、政治經濟提升較快、傳統生活方式變 更和醫療意識日漸增強等因素拉動,東盟醫藥市場呈現快速增長勢頭,其對于醫 藥產品的進口需求亦在不斷放大。
第二大出口市場
"隨著東盟醫藥市場規模日益增大,東盟業已成為我國醫保商品出口的第二大市 場,僅次于美國。"郭曉丹介紹,中國是印尼、越南、菲律賓等東盟國家最大的 醫藥進口國,從2002~2011年10年間,我國與東盟之間的醫藥貿易增長以近40%的 幅度攀升,呈現總額穩步增長、價格持續走高、總量保持增長、市場相對集中的 良好態勢。
從出口產品結構上看,我國對東盟出口以原料藥為主,谷氨酸、檸檬酸、維生素 類、撲熱息痛和抗生素類為出口主要品種;同時,我國西藥制劑產品對東盟出口 增長亦較快,品種主要為其他已配定劑量藥品、激素類產品、維生素類產品、青 蒿素、青霉素和頭孢類藥品;中藥類商品出口東盟較少,且以提取物和中藥材及 飲片為主。而醫療器械商品出口東盟主要為止血塞衛生用品、注射器、導管等一 次性耗材,紗布、繃帶等醫用輔料和按摩器具、助聽器等低端醫療設備。
目前,東盟國家中的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印尼等對中藥產品的準入管理仍較為嚴 格,使我國中藥產品出口到上述國家必須通過嚴格的檢驗標準,以及臨床和非臨 床的藥物試驗,大大增加了我國醫藥外貿企業的成本。然而,值得欣慰的是,目 前,由于印尼、泰國、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家對我國99%的醫療器械商品實施零 稅率,卻給我國醫療器械出口貿易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。
普通文字
資訊詳情
東盟醫藥市場呈現快速增長勢頭
分類:
醫藥市場
作者:
來源:
發布時間:
2020/04/09 08:54
瀏覽量
上一篇:
醫藥原料藥結構調整:一把尺子量到底
中國傳統中醫藥市場蘊藏了上萬億商機
下一篇: